看阿克苏地区如何做好农业用水文章

刘军连门诊时间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147810.html

室外滴水成冰,大棚内温暖如春。12月21日,记者走进温宿县托甫汗镇尤喀克托甫汗村设施农业基地,只见一个个红彤彤的西红柿缀满枝头,在每一株西红柿下面都有一根黑色滴管,每间隔1米就有1个低压喷头,水流如雾状喷出,均匀喷洒在西红柿等蔬菜叶面上。这正是温宿县在发展设施农业中大力推行的水肥一体化及高效节水滴灌技术的一个缩影。

  尤喀克托甫汗村设施农业基地是一家集设施蔬菜种植、种苗培育、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为一体的生态设施农业综合基地,现有温室大棚座、标准棚座。该基地在建设之初,就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完善基础设施,按照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发展方式,推广高效节水滴灌、配套水肥一体化等先进种植技术,推动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出了一条农业节水增效“新路子”。

  水是农业发展的命脉,对作为农业种植大区的阿克苏地区来说更是弥足珍贵。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阿克苏地区各地多措并举推广高效节水农业技术,强化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大力推行集成配套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干播湿出、双膜覆盖、盐碱改良、玉米免耕、无人机飞防等节水节肥技术,用好每一滴水,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助推农业高质高效发展。

  沙雅县是阿克苏地区农业种植大县,近年来,该县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针,以南疆50万亩农业高效节水增收试点项目为契机,大力推进农业节水体系建设,实现水资源科学配置和高效利用。

  “以前棉花亩均用水—立方米,现在亩均降到立方米。”沙雅县水利局党组书记谭政鹏说,得益于高效节水项目实施,该县灌区棉花产量亩均增产公斤以上,全灌区棉花增产11万吨,直接经济产值达8.2亿元,实现了节水和农业增收“两不误”。

  今年,阿瓦提县复播玉米20余万亩,该县创新技术应用,采用“干播湿出”种植技术提高玉米出苗率,青贮玉米饲料亩产3—5吨。

  “采取复播玉米免耕‘干播湿出’种植模式,不仅省时省力,还能增加青贮玉米饲料产量,真正做到节水增效。”阿瓦提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艾合麦提·衣米热木孜说,该县将继续选派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做好技术指导,推广普及各项农业技术,提高村民收入。

  今年,阿克苏地区各地通过精细整地、合理密植、滴水出苗、及时中耕等措施,推广小麦、玉米、棉花“干播湿出”种植模式.21万亩,有效推广“玉米—花生(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等6项主推技术,预计节水3.45亿立方米,为农业农村发展增动力、添活力。

  (阿克苏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刘红文通讯员赵新昌)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808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