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成绿洲荒漠变果园——新疆阿克苏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
坐落在世界第二大流动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边缘的新疆阿克苏地区,以柯柯牙荒漠绿化工程为开端,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创造出了戈壁成绿洲、荒漠变果园的绿色奇迹。如今,这里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继续在生态环境治理上迈开新步伐、开启新篇章。
5月13日,新疆首个入选全国第一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的项目在阿克苏地区集中开工,计划用三年时间总投资超50亿元,对阿克苏河流域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改造提升,续写柯柯牙的绿色新篇章。
从独奏到协奏,筑牢“绿色长城”
阿克苏地区行署副专员夏帕克提·吾守尔说,新疆塔里木河重要源流区(阿克苏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是阿克苏地区一次性争取中央资金最大、涉及领域最广、涵盖内容最多的生态文明建设工程。
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陆河,也是新疆的母亲河。而阿克苏河是塔里木河上游最大的支流,供水量占78%,其生态涵养对下游的水源供给具有重要影响。
该项工程去年5月在国家组织的竞争性评审中胜出,获得中央财政支持。工程布局在阿克苏河全流域,实施区域涉及阿克苏市、温宿县、阿瓦提县和乌什县四个县(市),包括11个街道、51个乡(镇),覆盖面积达.23万公顷,占阿克苏地区国土总面积的27.71%,涉及总人口.61万人。
阿克苏地区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副局长杨勇介绍,这项工程主要聚焦防风固沙能力提高、绿洲生态安全保障、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林草生态涵养功能提升、生命共同体治理能力提升五大方面,包含35个子项目,总投资额53.73亿元,其中中央资金20亿元,地方筹措资金33.73亿元,实施期限为三年。
“这项工程的实施,推动阿克苏在生态环境治理保护上进入新阶段。”杨勇说,治理内容由原来单一的植树造林防风固沙,转向山水林田湖草沙冰全要素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治理组织实施由原来“九龙治水”、多部门“独奏”,转向统筹力量、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对阿克苏进一步筑牢北方“绿色长城”、打造荒漠化治理样板具有重要意义。
从点线到面,擦亮“绿色名片”
在柯柯牙纪念馆展厅的大屏上,一组卫星地图记录下了昔日沟壑纵横、寸草不生的柯柯牙区域在过去30年的时间里,从“没有绿”到“一抹绿”再到“连片绿”的变迁。
不只是柯柯牙,在阿克苏地区的版图上,成片的绿在不断涌现。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阿克苏地区相继完成柯柯牙、阿克苏河流域、渭干河流域生态治理以及空台里克荒漠绿化四个“百万亩”工程,去年又启动实施艾西曼区域百万亩荒漠绿化工程,国土森林覆盖率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3.35%提高到现在的9.04%。
“这次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工程,将把前期这些绿化成果串联成面,打造柯柯牙的‘扩大版’和‘升级版’。”阿克苏地区自然资源局生态修复科科长王海东指着卫星地图说,特别是要对版图上的“两道伤疤”进行综合治理。
王海东所说的“两道伤疤”,指的是阿克苏到温宿间的环城坎坡以及柯柯牙下游的卡尔斯亚沟,两者分别长34.3公里和20.5公里,犹如两道黄色的伤疤“趴”在阿克苏地区的卫星地图上。因为靠近城区,与群众生活紧密相连,所以也最受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