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位民族工作领域党员代表走进中宣部发布厅

白癜风咨询网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160317/4791170.html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党的十九大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7月2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6位民族工作领域的优秀党员代表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和体会,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铸中国梦”与大家进行了交流。

把群众的事办好,才能把地区发展起来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敖润苏莫苏木地处科尔沁沙地南沿,是一个蒙古、汉、满、达斡尔等民族共同生活居住的多民族聚居区。苏莫苏木党委书记鲍亚利在基层工作的28年中,走过苏木的57.6万亩牧场和沙地,带领全苏木各族群众调整产业结构,支持返乡大学生开办民族奶食品厂,推动所有贫困户稳定脱贫。他提出了“为养而种、为牧而农、以草定畜”的新思路,形成“肉牛、奶牛、肉羊”为支柱的产业格局,实现了人均三头牛、十只羊的草畜平衡目标。

7月27日,鲍亚利在见面会上发言。新京报记者陈琳摄

“我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各民族、各地区发展的前提,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础。”鲍亚利说,只有各民族群众团结一心,共居共学共事,相互交往交流交融,才能把群众的事办好,才能把地区发展起来。

鲍亚利谈到了近年来身边的发展变化。在完成脱贫攻坚方面,苏木当时建档立卡人口是户、人,贫困发生率为23.5%。通过这些年的产业扶贫、生态扶贫等措施,去年苏木所有的贫困户全部实现了脱贫;在生态建设方面,苏木的植被覆盖率从原来的不到10%,增长到现在的47%,群众从生态建设当中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在基础设施方面,原来家家户户喝的都是小土井的水,现在家家都通上了自来水。原来村与村之间都是砂石路,现在都通上了水泥路。另外,动力电、网络电视等已实现了全覆盖。“可以说,现在我们苏木各族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倍增。”

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鸣区城厢镇平等村原党支部书记潘庆标介绍,他所在的平等村,以前是个穷山村,全村户、多人,是一个壮、汉、瑶多民族聚居的小山村。

7月27日,潘庆标在见面会上发言。新京报记者陈琳摄

年,潘庆标进入村委当村干,年当选村民委员会主任,年任武鸣区城厢镇平等村的党支部书记,在担任平等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的二十多年里,他组织搞建设、做产业,不遗余力地建设自己的家乡,大胆提出“利用畚地出特色,大力发展种植业”的兴村思路。

“我的致富经是人要有精气神,这辈子不白活、不服输,共产党员要起带头作用。”潘庆标说,他的工作经历是“找水、修路、兴产业”。平等村三面环山,没有河流和水库,村里面没有一亩水田,饮水是个大难题,每年的饮水靠下雨用到10月份,再到来年4月份就得到4公里外的河流去挑水、运水喝。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村里面也多次打井,但是都不出水。

他在担任村主任以后,发动大家筹集资金准备打井,但由于之前的失败,村民们都失望了,不想出钱了。他就把家里建房子的块钱拿出来,又号召村干部每人垫资元请来打井队。年终于打出了水,解决了人畜饮水的问题。接下来,他又多方筹集资金,修通了通往全村的水泥路,又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引进新品种。村里原先种西瓜,他带领村干部到南方考察,引进适合当地种植的沃柑、桂花梨,发展良种西瓜生产基地和沃柑种植基地。现在家家户户都有十几亩果园,村民的纯收入也达到了元。

“我们是怎么做到民族团结的呢?首先是共产党的领导,党员要带头维护民族团结,团结各族人民发展生产搞经济,我们又经常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给村民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了解和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潘庆标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现在平等村汉族家庭里有壮族的外公外婆,壮族家庭里有汉族的媳妇,各民族融合在一起,“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这样我们中华民族才能越来越强大。”

各民族是一家人,要共同团结奋斗、繁荣发展

云南省腾冲市清水乡党委委员、副乡长、三家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赵家清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中国各民族是一家人,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7月27日,赵家清在见面会上发言。新京报记者陈琳摄

赵家清所在的村,是一个佤族群众聚居的村。“我们村以前是看寨不像寨、茅草围成堆,夏恐屋漏雨、冬怕寒风吹,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为了改变贫穷落后的现状,赵家清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团结带领群众艰苦奋斗,相继完成扶贫安居、道路建设等工程。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村里通过巩固一产、二产、三产来完成脱贫攻坚。巩固一产,扭转以前传统农户碎片化种植,让村民变股民,不仅实现就近务工,年底还能分红;二产是把以前老人流传下来的手工艺,如根雕、竹编、刺绣等重新挖掘出来,让村民在家将小手工艺做成伴手礼推向市场;三产即围绕一些环境优势、自然优势、民族优势和交通优势等,发展乡村旅游,让农户在家开农家乐、民宿、小作坊,以前在外面务工的一些村民都回到家里来发展,也很好地解决了留守儿童、留守老人以及农村隔代教育等问题。

在他的带领下,三家村中寨从“贫穷小山村”变成国家3A级景区,昔日贫困村变成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云南省美丽村庄、云南省旅游名村、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我们村里已经建设了文化广场,有文艺队,有我们民族文化陈列馆等。接下来,我们会围绕着5A级景区标准的目标发展我们的美丽乡村。”

组织各种形式活动,各族群众共吃团结饭、共唱团结歌

格桑卓嘎是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纳金街道塔玛村原第一书记。塔玛在藏语里的意思是红旗,村民们共同的意愿是一心一意跟党走,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塔玛村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大家庭,这里生活着藏族、汉族、回族等各民族兄弟姐妹。

7月27日,格桑卓嘎在见面会上发言。新京报记者陈琳摄

年,17岁的格桑卓嘎来到塔玛村工作,一干就是40多年。她所在的村,曾经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广大群众的住房都是土木结构,下辖五个自然村民小组,走的都是土路,一公里范围内都没有马路。我们以前喝的是水渠里的水,后来是压井水。”格桑卓嘎说,如今村里房子宽敞了,柏油路也通到家门口,学校、医院就在身边。老百姓不仅脱了贫,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塔玛村有了数码广场、酒店、农贸市场、花卉市场等,还有五个工贸有限公司。村集体一年的总收入是多万元,现有固定资产是7亿元,农牧民人均收入从年的元增长到年的元。“现在我们主要推进农村‘三变’改革,主要是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确权登记有效推进。这都是近几年党的政策、国家政策推动的。”

格桑卓嘎非常重视村里各民族群众的相处。“我们村委会在民族团结月、藏历新年、春节等节日,和大家一起组织了多种形式的活动,我们共吃团结饭,共唱团结歌,共跳团结舞。同时,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知识,讲解民族习俗和风俗,拉近了各族群众,增进了感情,促进了交流交融交往。”去年,全国疫情形势很严峻,塔玛村为外来务工人员减免了多万元的房屋租金。“虽然我们塔玛村居住着、生活着多个民族,但塔玛村的每个村民都能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

宁夏昊恺农牧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丁秀琴说,中华民族是个大家庭,我们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分子。“我们的小家庭好了,大家庭也就好了。各民族和各族群众都好,我们的大家庭就会更团结、更强大。”丁秀琴说,在生活工作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义不容辞帮助各民族群众发家致富,发展奶牛养殖。“比如,合作社社员在发展养殖过程中资金有困难,我就帮他们做担保贷款,还将牧场周边41户贫困户家的头奶牛统一托管喂养,免费发放犊牛余头,为80多人解决就业,为乡亲们蹚出了一条致富的路子。”

7月27日,丁秀琴在见面会上发言。新京报记者陈琳摄

年3月,丁秀琴成立了吴忠市秀琴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年4月,成立了宁夏昊恺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建成规模化养殖基地五个,奶牛存栏总数达2头,日产鲜奶余吨,逐步实现了奶牛养殖规模化、现代化、标准化。目前她的公司带动扶持周边县区、乡镇奶牛养殖户达1余户,扶贫帮困农户余户。

丁秀琴说,她的企业能够发展到现在的规模,离不开党的强农惠农政策的大力支持,也离不开各族群众的帮助。“我作为一名党员,深知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她不仅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捐赠“扶贫牛”,发展养殖业,还带领技术团队传授技术经验,帮助贫困户发展养殖。贫困建档立卡户周伏贵,以前没有本钱,也没有胆量发展养殖业,丁秀琴帮助他领到了奶牛扶贫资金贷款,还给他奶牛补助。现在,周伏贵已经养了六头小牛,实现脱贫,生活也有了希望。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新疆有一句老话,‘天山雪松根连根,各族人民心连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委副书记、县长吾布力喀斯木·买吐送说,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各民族共同维护民族团结,捍卫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共建共同的、幸福的新家园,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基本的一个标准。

7月27日,吾布力喀斯木·买吐送在见面会上发言。新京报记者陈琳摄

吾布力喀斯木·买吐送担任县长以来,坚持以“稳粮、优棉、促畜、强果、兴特色”为抓手,稳步推进乡村振兴;以招商引资和工业园区建设为关键,加快推进工业经济发展;以打造“旅游+产业”和发展乡村旅游为重点,倾力推进文化旅游建设,实现了阿瓦提县由农业大县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经济县转变。

阿瓦提县是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是一个棉花生产大县,被誉为“中国长绒棉之乡”“中国棉城”。这几年,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阿瓦提县农业机械化集约化水平和农业生产技术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棉花的机采率已经达到了90%以上,老百姓的腰包越来越鼓了,脸上的幸福笑容越来越美了。“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现在的阿瓦提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和睦,人民安居乐业。”吾布力喀斯木·买吐送说。

这几年,他带领全县名各级党员干部与户各族群众结对子、认亲戚,经常来往,相互走动、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在共同的生产生活当中,加深了了解,增进了感情。“我有一个结亲户,名字叫卞富财,我们结亲已经17年了,经常联系、走动。每年过节都在一起过,他的丫头和我的女儿在同一所学校,一起上学、放学,一起玩耍、写作业。咱们民族团结的传统就是这样一代又一代传下去的。”

新京报记者陈琳

编辑张磊校对柳宝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150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