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阿克苏地区冬小麦返青苗情调查分

为及时准确掌握地区冬小麦春季返青生长情况,科学安排小麦春季田间管理工作,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各县(市)农技中心(站),于3月10日-12日开展了冬小麦返青苗情调查工作。在三天的调查期间,各县(市)农技推广站克服缺人困难,积极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完成了小麦返青苗情调查工作,期间地区农技中心组织技术人员,前往部分县市对小麦返青情况及田管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和现场指导,结合各县市调查数据,对今年小麦春季返青苗情况进行了系统汇总分析。由于各县市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加大了面积落实和生产管理指导力度,地区冬小麦返青及生产情况总体良好。调查情况表明,由于2月中下旬气温急剧上升,尤其是3月上旬气温持续回暖,平原区返青期比常年明显提前8-12天,靠山区提早3-5天;由于全地区平均播期推后、部分倒茬和晚播麦田播种质量较差,地区冬小麦返青苗情与上年持平,其中一类苗面积比例略减,二类苗面积比例较去年明显增加,三类苗面积比例有所减少;大部分麦田群体充足、个体健壮;尽管冬季降雪偏少和低温天气的影响,但因越冬防冻措施到位率高,冬小麦越冬成活率为98.3%,大部分麦田越冬成活率较常年略有提高。现依据各县(市)调查结果,对当前小麦返青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近期麦田管理建议措施。一、小麦种植面积较年增加近三成年中央和国务院继续完善和落实保护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各种补贴增加农民的种粮收入。地区审时度势,抓住机遇,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地区小麦生产能力,年计划播种小麦万亩,去年秋播已完成.5万亩冬小麦播种面积。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的深入推进,各县市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加之小麦种植效益提高,部分效益低的棉田改种小麦,使小麦种植面积明显增加。本次调查统计年地区冬小麦播种总面积.02万亩,较年增加58.82万亩,同比增加26.8%。其中库车市、阿瓦提县、阿克苏市、乌什县的冬小麦面积分别增加16.94万亩、8.25万亩、8.09万亩、8.47万亩,增幅均超过32%以上。全地区冬小麦主栽品种为新冬22号,搭配品种有新冬55号、新冬60号等。二、返青期明显提前,生长情况基本正常根据地区气象局发布年春季气候情况,乌什县、拜城县分别于2月9日、11日开春,其余各县市于2月2-8日陆续开春,与历年相比靠山区较历年提前17天,平原区提前13天,为历史最早。2月上旬气温上升明显,阿克苏市、温宿、拜城较历年偏高4.2℃-4.9℃,其余县市较历年偏高2.6-3.8℃,偏高幅度位于历史第1位。根据对部分县市麦田返青生长及实地抽样调查情况看,今年平原区冬小麦返青期及近阶段返青生长情况比常年明显提前,2月中下旬即开始返青,今年大面积返青集中在2月20日-25日,平原区提前8-12天,靠山区基本同以往于3月5日左右开始返青,较往年提早3-5天;各县市只有少部分麦田因缺墒、盐碱较重或播种质量较差,表现为缺苗断垄,返青生长缓慢。去冬今春降水稀少,地区主要冬麦种植区基本无积雪覆盖,对春季麦田墒情造成一定影响。但库车县、沙雅县、新和县部分区域2月27日降雪,有效缓解了旱情,表现为土壤墒情充足,返青及生长情况良好。三、越冬成活率较好,较上年小幅提高调查数据表明,地区冬小麦平均越冬成活率98.3%,较上年增加0.2个百分点,达到历年最好水平。一是各县(市)加大冬麦田间管理力度,灌越冬水、拉沙压土等关键技术措施全面落实到位。二是气象条件总体上有利于冬小麦越冬。越冬期,地区气温较上年偏低且平稳,未出现持续低温的天气过程,气候上对小麦越冬总体有利;开春后,地区大部气温明显偏高,加速了冬小麦返青。四、一类苗比例降低3.3个百分点,二类苗比例增加5.61个百分点,三类苗比例降低1.76个百分点;亩总茎蘖数、单株分蘖数略有增加。冬播期间各县(市)加大优质良种推广力度,狠抓了适期播种、提高播种质量,并根据品种特性和播期调整播种量。调查表明,各县(市)按照不同小麦品种及播种期将播种量分别增加到20—30公斤/亩左右,基本苗充足,冬前生长稳健,普遍以壮苗越冬。但由于棉花倒茬小麦面积增加,全地区冬小麦适期播种面积明显减少,10月15日以后播种小麦没有分蘖。此次返青调查表明,全地区冬小麦返青苗情稳中有升,越冬率普遍提高,大部分正常带蘖返青,基本没有发现连片死苗现象。全地区冬小麦平均返青茎蘖数73.14万/亩,较去年同期减少0.13万;平均越冬率98.3%,较去年同期增加0.2个百分点;平均主茎叶龄4.52片,与上年持平;平均单株分蘖数1.99个,比去年减少0.04个;平均单株次生根3.18条,较去年同期减少0.15条;总体生长状况与去年持平,其中:一类苗.93万亩,占总面积的36.66%,较上年减少0.77万亩,面积比例较去年减少3.3个百分点。;总茎蘖数86.96万/亩,较上年增加0.08万茎/亩;越冬率99.2%,较上年增加0.16%。其中温宿县的一类苗面积为24.68万亩,面积比例最大,为71%;库车市的一类苗面积为18.42万亩,面积比例为32.1%,较去年增加9.37万亩;乌什县的一类苗面积为13.83万亩,面积比例为40%,较去年增加2.42万亩。二类苗.35万亩,占总面积的47.24%,较上年增加53.16万亩,比例较去年增加5.61个百分点;总茎蘖数71.19万/亩,较上年增加0.38万茎/亩;越冬率89.8%,较上年增加0.07%。平均单株分蘖数为1.9个,较去年同期减少0.04个;平均单株次生根为3.14条,较去年同期减少0.05条。其中库车县的二类苗面积为33.39万亩,面积比例最大,为58.2%,较去年增加15.26万亩;拜城县的二类苗面积为17.4万亩,面积比例为50.59%,较去年增加2.24万亩。拜城县的二类苗越冬成活率最小,为97.11%,同比增加0.8个百分点。三类苗44.71万亩,占总面积的16.08%,较上年增加6.54万亩,面积比例较去年减少1.76个百分点;总茎蘖数47.39万/亩,较上年减少2.13万茎/亩;平均单株分蘖数为0.88个,较去年同期减少0.24个;平均单株次生根为1.73条,较去年同期减少0.25条;越冬率为97.8%,较上年增加0.36%。其中阿克苏市的三类苗面积为9.02万亩,面积比例最大,为27.36%,较去年增加5.92万亩;阿瓦提县的三类苗面积为7.42万亩,面积比例为24.06%,较去年增加3.7万亩。柯枰县的三类苗越冬成活率最小,为92.3%,较去年减少0.8个百分点。对比年同期苗情,由于总播种面积明显增加,年返青苗表现一类苗面积有所减少,二类麦苗面积明显增加,三类苗面积较去年也有所减少。在播量相当的情况下,总茎蘖数差异较大主要是播期原因导致的冬前分蘖数不同,除拜城、乌什县外,达到一类苗80万总茎数的麦田一般播种期在9月20~25日,可单株带蘖2~3个进入越冬;而播期晚于10月10日的则基本无分蘖,因而表现为返青总茎数不足。由此说明,今年小麦生产总体形势基本与去年持平,但是对于新增的三类弱苗的转壮管理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经地区农技推广中心调研后认为,今年小麦返青苗情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气候总体有利,小麦安全越冬率高,并且返青明显提早。常年返青期为3月2-10日左右,今年大面积返青集中在2月20日-3月5日返青,提前5-12天。二是返青总茎蘖数多,群体适中。全地区麦田返青总茎数为73.14万/亩,与去年持平。由于地区各县(市)播种质量提高,小麦越冬成活率提高,小麦田间总茎蘖数继续保持稳定;三是个别晚播麦田总茎数充足,但是麦苗较弱。主要是个别县(市)由于棉花地倒茬等原因使小麦播种普遍偏晚,虽然小麦群体比较充足,但麦苗较弱;四是早播麦田旺长,返青受到影响。调查发现乌什县9月20日前播种、以及柯坪、沙雅、温宿9月25日左右播种的麦田,冬前旺长,返青时田间枯叶多,养分消耗较重,返青苗长势偏弱;五是麦田墒情较好。去年小麦越冬水浇灌较好,加之库车市、沙雅县、新和县于2月27日普降大雪,麦田底墒足,有利于缓解小麦旱情,目前冬灌麦田0-10公分土壤水分处于饱和状态,地表无干土层。五、主要经验措施(一)强化指导服务为确保小麦关键实用技术措施及时落实到位,地、县农技部门抽调技术骨干成立专家技术服务队,利用“科技之冬”、“冬季攻势”等形式加大了冬小麦栽培技术宣传培训力度,积极向农民普及冬小麦冬季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组织农技人员赴各乡(镇、场)开展小麦冬季田间管理工作督查和技术指导,因地制宜,督促落实以灌越冬水和拉沙盖土为主的技术措施落实,保障小麦安全越冬,提高越冬成活率。(二)认真开展越冬管理各县(市)加大力度,全力抓好冬春麦田管理措施落实。冬前,对播期早、水肥充足的旺长麦田,及时镇压、中耕或喷施矮壮素,控制旺长。冬季,对土壤质地粘重的麦田拉沙压土,防止田裂造成麦苗冻死,提高弱苗的越冬成活率。早春,地表刚发白时,进行麦田耙耱,保墒保苗和追肥等;对裂口的麦田,拉沙压土,防旱保墒。大部分县市都结合麦田具体情况于2月20日前后对冬小麦进行机械追肥,亩追施尿素10-15、磷酸二铵5公斤,通过促进春季分蘖,促弱转壮,提高一类苗的面积比例。(三)加强关键措施的落实为使小麦冬前基本苗充足,返青之后苗情能达到一个理想的程度,各县(市)采取农机农艺相结合、良种良法相配套等措施。一是选用良种,各县(市)因地制宜,推广选用高产、优质、抗逆性好的品种,实现小麦主产区良种全覆盖。二是适时播种,各县(市)抢前抓早、因地制宜,力争在9月25日~10月5日的最佳播期内完成播种,播期不同播种量不同,亩播种量从20kg~30kg不等,针对播期早、土壤肥力高的麦田,适当减少播量;针对播期晚、土壤肥力差的麦田,适当增加播量。三是科学施肥。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秋播时施足底肥,促壮苗早发。六、存在的问题总体上地区冬小麦返青苗情状况较好,但是也存在着部分县市小麦越冬成活率降低(如柯枰县、沙雅县),晚播面积大、冬前苗情弱、群体不足等问题,主要原因在于:(一)不利天气因素影响小麦越冬成活率一是气候条件对小麦越冬略有影响。根据地区气象局气象数据,地区冬季(年12月-年2月)气温“前冬冷、后冬暖”。冬季平均气温较历年同期偏高1.2℃,冬季最低气温小于-18℃和-20℃日数拜城最多,日最低气温极值出现在拜城,低温持续时间长、强度大,农作物出现冻害概率较大,其次为乌什县;预计年春季(3-5月)气温偏高1-2℃,降水量偏少1-2成。由于整个冬季降雪极少,部分县(市)土壤深层墒情差,影响麦苗越冬,特别是沙壤土及少部分未及时浇灌越冬水的麦田冬前苗情较弱,导致冬小麦越冬死亡率略有增加。(二)部分麦田播期相对偏晚为减轻棉花病虫害发病率,部分县(市)实施麦棉倒茬,个别县(市)受倒茬及播前水的影响,倒茬地播种的冬小麦播期后移,个别县甚至还播种了一定面积的“包蛋麦”。加之秋季农业用水趋紧,部分地块无法及时浇灌播前水,客观上造成播期偏晚。例如阿克苏市、阿瓦提县棉花倒茬播种小麦的面积增加,播种时间推迟,一部分麦田的冬前有效分蘖不足,个体瘦弱,三类苗面积有所增加,返青受到影响。(三)苗情差异明显受播期、播量、越冬灌水量和时间、土壤、茬口、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冬小麦返青苗情不平衡问题较为明显。一是根据地区农技中心实地调查的数据分析,不同区域及同一区域内不同麦田的苗情差异明显,部分县一类苗和三类苗的长势之间差别较大。个别播种早、播量适中、底肥足的麦田,返青时长势喜人,如沙雅县海楼镇亚克布拉克村5组麦田(10月5日播种)亩总茎孽数达.2万,平均单株分蘖数达3.2个,平均主茎叶龄6片,平均单株次生根2.6条;播种偏晚,管理不到位的麦田则较差,如新和县塔什力克乡阿热吐格曼村麦田(10月20日播种)亩总茎孽数36.5万,平均单株分蘖数0个,平均主茎叶龄2.7片,平均单株次生根0.8条,麦苗长势较弱。(四)部分地块麦苗长势较弱,群体结构略显不足主要原因:一是一些土壤肥力较差,盐碱较重的棉田用于倒茬种植小麦,导致小麦生长缓慢,个体较弱,群体不足。二是由于果粮间作地块大型机械难以作业,整地和播种质量不高,个别地块高低不平,重行较多,播行不直,缺苗断垄,小麦生长发育迟缓。三是部分麦田播期偏晚,引起小麦分蘖和次生根较少,个别麦田播前因土壤湿度较大,造成播种质量差,基本苗未达到目标要求。四是部分果粮间作的地块,随着果树树冠的不断增大,麦苗所需的养分、光照不足,导致麦苗个体较弱,群体不足。五是二月中下旬升温较快,部分麦田早春追施返青肥困难,造成时间延误。今年开春后由于受2月中旬升温幅度过大影响,大部分麦田在2月底和3月初追肥困难,致使小麦返青后生长缓慢。七、下一步田管措施建议根据今年小麦返青苗情特点,地区农技推广中心提出小麦春管的指导思想是:立足抗旱、分类指导、促弱转壮、争穗增重。根据不同苗情进行分类管理,加快转化升级,促苗早发稳长,构建合理群体。(一)科学追施起身拔节肥对水肥充足、生长健壮、干叶较少、叶面积指数较大的一类麦田,结合浇灌返青水-起身水,每亩追施水溶性高氮复合肥10-15公斤;对早播、单株分蘖和总茎数较多、叶面积指数较大的旺长麦田,应结合推迟浇灌头水,亩追施水溶性高氮复合肥10公斤左右;对播期偏晚、分蘖少、总茎数不足、叶面积系数小、偏黄瘦弱的麦田,应以促为主,结合提早浇灌返青水,亩追施水溶性高氮复合肥15-20公斤。(二)加快返青水浇灌进度各县市要统筹协调好水源,加快进行返青水灌溉,特别对缺墒较重的麦田,要优先进水,保障小麦起身拔节期对水分的需求。一是对适期播种、墒情较好、麦苗生长健壮的一类麦田,返青-起身水可适当推迟,以增加地温,促冬前分蘖健壮发育、减少两极分化,为分蘖多成穗、成大穗打好基础。二是对晚播、墒情不足、总茎数不足、麦苗生长细弱的三类麦田,应在春耙、追施返青肥的基础上,提早浇灌返青水,以促弱苗转壮,争取主茎都能成穗。(三)促控结合,防止倒伏针对群体偏大的麦田(返青期亩茎数万以上),若不明显缺墒建议头水不要提前,否则容易造成基部节间增长,秸秆软化。同时注意要拉长第一、第二次肥水的间隔时间,在小麦返青至起身期可喷施矮壮素进行化控防倒,可有效提高分蘖成穗率和植株抗倒伏能力。对由于冬前生长旺盛、群体偏大、营养消耗过多的旺长麦田,可每亩喷施50%矮壮素-克,控制基部1--2节间伸长,防止中、后期倒伏;必要时对仍有徒长迹象的麦田,进行二次补喷,最大限度降低倒伏造成的减产损失。(四)病虫草综合防治根据地区植保站预测,3月底至4月10日前后为地区麦田化除有利时期。1.加强麦田草情草害监测。按照“治早、治小”的原则,结合当地草害主要种类,在草情监测信息的指导下,采用1-2种或2-3种除草剂混施,或分批施药的办法对麦田杂草进行防除。(1)播娘蒿、灰黎、萹蓄、刺儿菜、荠菜、猪殃殃等阔叶杂草混合发生的田块,可用13%二甲四氯毫升/亩、麦施达30-40ml/亩(间作田禁止使用),36%奔腾4-5克/亩兑水30-40升,或40%快灭灵干悬浮剂2-3克/亩、5.83%麦喜7.5-12.5ml/亩兑水30~40升进行茎叶喷雾处理。(2)稗草、千金子、狗尾草、牛筋草等禾本科杂草为主的田块,可用6.9%骠马水乳剂80-毫升/亩、15%麦极20g/亩兑水40公斤,或7.5%优先12.5克/亩兑水45-60公斤均匀喷雾。(3)单、双子叶杂草混生田块,可用7.5%优先12.5克/亩兑水45-60公斤,6.9%骠马80-毫升/亩+36%奔腾4-5克/亩兑水40公斤,或15%麦极20g/亩+5.83%麦喜7.5-12.5ml/亩兑水50kg均匀喷雾。(4)田旋花发生为主或播娘蒿、灰黎、萹蓄等与田旋花混合发生麦田,可用20%使它隆乳油30-50ml/亩兑水30公斤,或使它隆乳油30-50ml/亩+36%奔腾4-5克/亩,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2.做好麦田病虫害的监测防治。去冬温度偏高,既有利于小麦越冬,但也有利于锈病孢子越冬,应加强小麦锈病系统调查和大田普查,准确掌握小麦锈病发生动态,指导农民适时开展防治。小麦孕穗前后当锈病株率达10%,严重度平均达2级时,每亩用20%粉锈宁50毫升,兑水50公斤进行防治;小麦抽穗前后麦蚜百株蚜量达头时,用40%乐果乳油50毫升,加水~0倍喷雾防治。(五)结合实际,开展无人机飞防作业近年来地区开展的无人机飞防试验在小麦、棉花等作物上的结果表明,无人机飞防在我区作物化学除草、病虫害防治、叶面肥喷施等方面具有效率高、效果好、成本低等特点,具有较大的推广意义。各县(市)要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开展无人机在麦田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推广工作,在小麦返青后,可用36%唑草.苯磺隆可湿性粉剂(奔腾)4克/亩兑水采用无人机对麦田越年生杂草播娘蒿、灰黎等进行杂草除治。来源:阿克苏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试验站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671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