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村医李金梅在贵州省丹寨县排调镇羊物村内与村民交谈,了解他们新冠疫苗接种的情况。黄晓海摄(人民视觉)8月19日,两名医务人员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竹西街道竹西社区核酸检测点合影。孟德龙摄(人民视觉)8月12日,医院,骨科住院医师马元正在录制医学知识短视频,进行健康科普。新华社记者任超摄8月17日,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李学文(右三)在手术室查看手术进行状况。新华社记者魏翔摄8月17日,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龙居镇村医为82岁的小麻湾村村民董爱芹进行慢性病上门随访。赵素敏摄(人民视觉)3月13日,浙江省绍兴市援疆医生在阿瓦提县阿依巴格镇幸福村为婴儿检查耳道。包良廷摄(人民视觉)8月17日,医院,神经外科63岁的返聘医生李连(右一)带着年轻医生走进手术室。黎寒池摄(人民视觉)4月19日,医院骨科医院专家远程指导下使用骨科机器人开展骨科手术。新华社记者孙瑞博摄8月2日,市民在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五台山体育中心新冠病毒疫苗集中接种点接种疫苗。新华社记者季春鹏摄本报北京电(记者熊建)记者从国家卫健委获悉:截至年底,中国共有医师.6万人,覆盖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所有医学主要专业,每千人口医师数达到2.9人。医师队伍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占比59.5%、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占比45.8%。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数达到77.4亿,中国医师队伍支撑起世界上最大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康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向往和追求。维护人民健康是广大医师的初心和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加强医师队伍建设作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基础性工作,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实施路径,推动医师队伍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牢牢立足基本国情,遵循医学人才成长规律,统筹各方面力量,持续增加和优化医师资源供给,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供坚实人力支撑。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以医师为代表的广大医务工作者迅速集结、奔赴前线、连续作战,为夺取抗击疫情重大战略成果作出了巨大贡献,赢得了党和人民的高度赞誉,体现了伟大抗疫精神,展现了党领导下医师队伍发展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注重发挥制度优势,鼓励广大医师和医务工作者发展医学技术,提高医疗质量,不断增强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本领。中国在世界上首次分离了沙眼衣原体、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进行了第一例断肢再植手术,在救治大面积烧伤、化学药物治疗绒毛膜上皮癌、研制抗疟疾新药青蒿素、肝癌早诊早治、分化诱导治疗白血病、重大传染病防治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医学技术创新成果。屠呦呦获得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国疫苗研发团队自主研发的多款新冠疫苗已经用于全球疫情防控。经过不懈努力,中国成为“全球医疗服务可及性和质量指数”排名进步幅度最大的国家之一。人均预期寿命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5.0岁提升到年的77.3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由/10万、‰左右下降到年的16.9/10万、5.4‰,人民健康水平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发扬改革创新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医师管理改革,显著激发医师执业活力潜力。启动实施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坚决破除“四唯”问题,突出临床实践导向,体现中医药人才特色,鼓励医师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拓展医疗服务新形式,鼓励符合条件的医师开展互联网医疗,方便群众就医,助力疫情防控。探索多学科诊疗模式,组织不同专业医师和技术人员协同配合,突出预防为主,推动建立覆盖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医疗服务模式。全面实施医师注册管理改革,运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医师由单点执业到多点执业,再到区域注册,优质医师资源辐射带动作用充分释放,群众在基层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截至目前,全国多机构执业的医师数量达到30.4万,其中到基层执业的占比超过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