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七大体系教育援疆新模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教育援疆工作牢牢扭住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教育是争取下一代的灵魂工程”的嘱托,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顺应新疆阿克苏地区和兵团第一师教育发展新形势,逐步推动从“硬件投入”为主向“软件建设”为主转变,从“顶岗代课”为主向“帮带提升”为主转变,从组团“帮扶一校”为主向系统“助推一地”为主转变,综合集成、迭代升级,不断提升援疆综合效益,有力助推当地教育整体发展水平走在全疆各地州的前列方阵。

年4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关于贯彻落实第八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精神创新推进浙江省“1+X”“组团式”对口支援新疆阿克苏地区和兵团第一师实施方案》,这是19个对口援疆省市中首个一揽子“组团式”援疆文件。其中“组团式”教育援疆位列任务清单之首,创新实施“七大体系”教育援疆新模式,擦亮具有浙江辨识度的教育援疆金名片。

构建大组团体系,强化人才资源聚变力

坚持“干部+教师”联合作战。以建强组织架构为引领,从省教育厅选派1名处级干部、各市选派1名科级干部,分别担任地区、县(市)教育部门副职,做到任实职、分实工、担实责。年以来,浙江共选派名援疆教师,重点支援4所自治区、27所地区“组团式”援疆试点学校,实现学前到大学、职教到特教全学段、全学科、全覆盖。坚持“扶智+扶治”整校提升。年秋季开学以来,以“领导+中层+教师”10人左右组团选派为模式,各受援学校至少选派1名援疆副校长,引入先进办学理念,整体提升办学治校能力。目前,在受援学校担任正职12名、副职47名、中层45名、学科(专业)带头人75名,实现选派1名好老师影响几个班级、选派1名好校长影响整个学校的组团效应。坚持“刚性+柔性”订单引才。在国家选派计划外,大力开展方式灵活、针对性强、匹配性高的柔性人才援疆,创设“百名教授金课援疆”“浙江百名名校长收百徒”“浙江博士服务团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工作站”等柔性引才平台。年以来,浙江选派短期柔性援疆教师人次,其中高级职称教师人次,既减轻了浙江教师选派压力,又较好地满足了当地的实际需求。

构建大教研体系,强化基础教育支撑力

搭建名师挂帅教研矩阵。针对当地教研力量薄弱、教而不研的问题,浙江率先探索教研援疆,年选派24名专职教研员、80名兼职教研员。同时,整合“浙派名师”、援疆骨干教师和本地优秀教师余名,搭建覆盖学前、小学、初中、高中20个主要学科的浙阿基础教育大教研联盟,各学科教研组均由省特级教师或省级教研员领衔。提供个性定制教研套餐。按照本地教师“点单”、县(市)教科局“接单”、联盟“订单”、教研组“买单”、指挥部“验单”的机制,目前已赴8县(市)和2个团场订单化开展巡回集中教研,一站式推出示范课、同课异构、专题报告、观点分享、科研讲座等,开设示范课、“同课异构”课,举办讲座,现场参与观摩余人、线上辐射4万余人。联盟还常态化组织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武、名师名校长论坛、“幼有优育”、课程建设等主题教研10余场次,线上线下余万人次观看直播。组织编写供小学一、二年级课内使用的《生字抄写本》《口算练习本》等,《一点一点,教你用统编(小学语文)》已由新疆教育出版社出版。打造示范引领教研基地。授牌设立浙阿基础教育大教研联盟实践基地学校30所,成立浙江师范大学师范类学生实践教育基地、西湖大学博士团科普教育基地等,援疆教师定期沉浸式蹲点指导。如阿克苏市第四幼儿园自去年10月以来,办园理念、保教质量和园所环境焕然一新。教研援疆打破了援疆教师的地域和学校框框,是在组团式援疆基础上的资源“再组团”,实现从“帮扶一校”到“助推一地”的蝶变。

构建大帮带体系,强化教育发展内生力

创新实施“领雁工程”。年1月,《浙江援疆助力教师素质提升“领雁工程”实施方案》印发,每年安排多万元资金实施书记校长培养“头雁计划”、骨干名师培养“强雁计划”、新教师培训“雏雁计划”各类培训班余场次、培训3.2万人次。新建名书记(校长)、名师、名班主任、省级以上技能大师等工作室个。探索“互联网+教师培训”,支持建设微格录播教室个,援疆教师领衔开发在线精品课程门,建立网络虚拟教研室10个,开发“浙疆汇”阿克苏教师成长云基地。深入推进“青蓝工程”。出台《浙江援疆教师传帮带“青蓝工程”实施办法》,明确援疆教师以培养本地人才为主责主业,避免一颗“优质种子”变成了顶岗代课的“充饥粮食”。为每批次援疆教师举办师徒结对暨传帮带推进会,年以来师徒帮带本地教师余人次,听(评、磨)课2.9万次,集体备课余次,联合发表论文或申报课题篇(项),总体实现“明确一个目标、立足一个岗位、引领一个团队、提升一所学校、带动一个地区”目标。广泛开展“百师千课”。注重发挥援疆教师示范作用,组织“百师千堂示范课”攻坚行动,举办公开课节、讲座报告场次,培训本地教师11.86万人次;开展送教活动次、培训本地教师人次;邀请“浙派名师”人次举办“云端培训”,受训教师40.65万人次。

构建大联盟体系,强化优质资源集成力

浙江教育援疆充分挖掘前后方优质资源,通过多元联盟实现全省域教育资源集成化。一是做大职业教育发展联盟。年,浙江省教育厅、省援疆指挥部等五部门整合浙江省60所职业院校和95家企业,采取“1+1+1”产教融合模式,支持阿克苏地区和兵团第一师15所职业院校的60余个重点专业。此外,推动浙江6所“双高计划”高职院校全面支援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7所高职院校组团支援塔里木职业技术学院,连续举办5届“浙阿匠心杯”职业院校师生技能大赛。近三年,助力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跻身南疆唯一的自治区优质高职、地区中职列入全疆首批自治区优质中职、地区库车中职成为第二批自治区优质中职。二是做强特殊教育发展联盟。年,按照“多对一”“一校帮扶一方向”等方式,整合浙江省特教指导中心、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浙江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和6所特教学校,组团支援地区启明学校和库车市特教学校。在19个对口援疆省市中,浙江开特教援疆之先,选派首位特教援疆副校长,首个实施特殊教育“扩容提质”行动,首个开展特教“未来名师”培养计划和常态化“柔性援疆”,还安排万元全额援建全疆第一所覆盖从幼儿园到职业高中的综合性寄宿制特教学校阿克苏地区启明学校,并投入多万元支持各县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和资源教室全覆盖。三是做优本科高校发展联盟。浙江累计投入4亿多元,选派多名教授、副教授,助力新疆大学现代科技学院阿克苏校区成功转设“新疆理工学院”,填补了新疆没有理工学院、阿克苏没有应用型本科的空白。按照“一校帮一学院”精准支援思路,推动浙江8所本科高校与新疆理工学院签订帮扶协议。

构建大育人体系,增强爱党爱国向心力

年5月,启动实施浙阿“百校十万‘石榴籽’”青少年融情工程,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小根植于心灵深处。做实百校千班万生结对“手拉手”行动。推动浙阿两地所学校、个班级、个团(队)、19.35万名学生、个家庭结对子。做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引领行动。利用重大节日和党史学习教育契机,以“互联网+”为载体,组织同过一个节、同上一堂课、同唱一首歌、同诵一首诗、同绘一幅画、同读一本书、同讲一故事、同做一件事、同观一部影、同入一队会等“十同”系列活动,参与学生20余万人次。实施增强“五个认同”固本铸魂行动。围绕“国家、国歌、国旗、国徽、国法、国语、国宝、国粹、国学”等,广泛开展歌曲快闪、“学宪法讲宪法”、戏曲进校园、送国学经典下基层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印发《浙江援疆助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语润浙疆”计划实施方案》,编写《幼儿经典诵读》等读本,每年组织浙阿青少年中华诗词、朗诵、作文、书法比赛以及“我和爸爸妈妈读课本”寒暑假亲子朗读活动,带动22万多个少数民族家庭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并积极推动浙阿青少年学生互访融情行动,接续开展“点亮万个微心愿”行动。连续三届“点亮万个微心愿”爱心行动筹集社会资金余万元,圆了名新疆小朋友微心愿,搭建起一座凝聚人心的桥梁,种下一颗颗坚定维护民族团结的“小小石榴籽”。今年9月被中华慈善总会评为全国对口支援领域唯一的榜样品牌项目,被浙江省委、省政府授予第七届浙江慈善奖。

构建大集群体系,增强受援学校辐射力

让示范种子“长”出来。第十批浙江教育援疆坚持“1+N+X”集群发展思路,即强化试点学校的“种子”功能,推动31所组团式援疆试点学校,按照“城市+农村”“强校+弱校”等模式,每所学校帮带3—5所城乡同类薄弱校,并通过滚动选派乡村教师跟岗培养、定期举办业务培训班等载体,引领辐射全地区教育质量提升,把试点学校打造成当地的师(干)训基地。

让浙江名校“飞”过来。创新探索“飞地办学”模式,推动浙江名校以分校、托管等模式,紧密帮扶受援学校。如阿克苏市天杭实验学校与杭州天杭实验学校、阿瓦提县鲁迅小学与绍兴鲁迅小学等近10对学校,实现“校名”“理念”“课程”同频同步;库车应麟幼儿园纳入宁波李惠利幼儿教育集团;库车阳明小学成为余姚市阳明教育集团分校,聘请宁波名校长担任法定代表人,并与本地3家中心小学和15家村小集群化办学,让边疆孩子享受更优质教育。

让历史名人“活”起来。深度挖掘王阳明、鲁迅、陈望道等浙江历史名人的教育思想和文化价值,在阿瓦提打造覆盖幼儿园到中学的“鲁迅”系列名校,在库车打造阳明小学、慈孝书院、应麟幼儿园,在乌什创树南孔文化教育品牌,在温宿设立陈望道纪念馆,以此铸教育品牌、提教育品质、聚学校名气。

构建大闭环体系,强化目标考核引领力

“网格图”管队伍。出台“网格化”管理办法,将援疆教师纳入1个一级网格、11个二级网格和45个三级网格,实现“一张网”统管。制定加强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十有守则”、晚点名、外出报告和请销假等制度体系,扎紧制度管人“铁笼子”。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通过联谊交友、集体生日、节日慰问、健康体检、解决入学入托、协调看病就医等,把组织的关怀传递给援疆教师。“路线图”定任务。印发《关于组织援疆教师制定援疆目标任务书和传帮带任务书的通知》,新一批援疆教师集中进疆一个月内,为每个援疆教师团队及个人量身定制《援疆目标任务书》《传帮带任务书》,并以适当方式在校内公开,自觉接受监督,实行“挂图作战”。“施工图”亮考核。援疆教师每季度填报一次《工作季报表》,重点对照援疆目标任务书和传帮带任务书,逐条逐项梳理报告工作进展情况。建立援疆教师团每周1次例会、每月1次交流、每季度1次分享机制,形成比学赶超、踔厉奋进的浓厚氛围。制定援疆教师传帮带工作和帮带学员跟学情况考核指标体系,考核结果作为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绩效奖励、职称晋升等重要依据。“风景图”展成效。每批次评选个优秀导师案例、学员案例和工作室案例,编印成册传承给新一批援疆教师。注重用鲜活的人物故事激励广大援疆教师干事创业热情,涌现出“浙江省最美教师”周彩华、自治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陈冬冬等一大批优秀教育人才,增强社会各界对教育援疆的感知度和美誉度。

(作者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教育局副局长、浙江省援疆指挥部人才组组长)(《中国民族教育》年第10期)

作者:蓝邓骏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522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