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刀郎,很多人会想起《年的第一场雪》,想起刀郎沧桑的歌声和犹如来自空谷传响的天籁呐喊。但实际上,刀郎不仅仅是一个艺人的名字,它的背后有着沉重悠远的历史。
刀郎13世纪,蒙古人兴起于漠北高原,蒙古铁骑很快征服了亚洲和东欧,建立了蒙古帝国。天山以南和中亚广达地区是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的封地,察合台死后,蒙古宗室为争夺王位继承权,进行了长期的军事纷争。这一场纷争延续余年,到16世纪时察合台汗国分裂为很多小王国和部落,各部落之间相互征战杀伐,察合台汗国彻底衰落。
由于战乱,大量难民纷纷外逃。蒙古帝国实行的是封建农奴制,蒙古贵族掳掠大量平民和战俘为奴,强迫他们在自己的庄园、部落里进行老大难。战争打响时,这些农奴还得披挂上阵杀敌。
察合台汗国刀郎蒙古语发音为“Dolan”,也称为“多兰”、“多兰”,文献资料记载其为蒙古杜格拉特部。也有人认为刀郎是匈奴人后裔,被称之为“原野匈奴人”。
刀郎人无论是卫拉特四部众之一还是原野匈奴人,他们最初都是蒙古帝国的农奴和平民。在察合台汗国时期,刀郎字面意思是“聚集在一起的人”。
蒙古骑兵刀郎人为反抗压迫,趁着蒙古帝国内乱族人们一起冲破蒙古军队的阻截,一路逃到了叶尔羌下游的荒无人烟的胡杨林里,他们聚在一起,过着自由自在的迁徙流浪生活。
刀郎人是很有战斗力和坚韧品格的群体,他们冲破蒙古铁骑的阻拦,一路冲杀一路征战来到了叶尔羌。他们在逃亡的路上战死了很多人,但一直没有放弃抗争。刀郎人的精神感染和鼓舞了很多受苦受难的人,他们纷纷加入刀郎人的队伍,刀郎人的群体不断壮大。
迁移的刀郎人在长达几百年的时间里,刀郎人在远离人世的荒漠旷野、原始胡杨林中狩猎游牧,从事原始的农耕,与大自然进行抗争,过着艰苦的生活。由于长期的战乱和迁徙,刀郎人避居胡杨林之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语言和行为习惯,保留了蒙古帝国、匈奴人等传统的习俗,堪称文化活化石。
刀郎人聚居的阿瓦提县位于叶尔羌河流域,长满了胡杨林。当地一直被称之为“树窝子”。截至20世纪50年代,树窝子里还有老虎、野猪、狼、黄杨、马鹿、野骆驼、猪熊等。在这种环境中,刀郎人保持着古老原始的游牧和打猎习惯,他们是天生的猎人,能在丛林中搏虎斗狼,骑马射箭都很娴熟。
刀郎人15世纪末,刀郎人人口增长,打猎游牧已经无法满足生存需要。刀郎人开始向北迁移,从事农耕生产。刀郎人将叶尔羌河称之为“刀郎河”,将传承下来的千年舞蹈称之为“刀郎舞”。刀郎人渐渐演变成维吾尔的一个分支,他们虽然与维吾尔有相似的地方,但是在人群中还是很容易就能将他们分辨出来。
刀郎人勇敢剽悍,善于骑射,勤劳朴实。康熙年间,康熙皇帝平定葛尔丹叛乱,刀郎人首领艾合坦木率领部下与葛尔丹血战,最终寡不敌众,全军覆没。剩下的刀郎人即使被砍头,也没有一人投降的。在左宗棠平定新疆,击败阿古柏叛乱的战争中,刀郎人起兵英勇善战,为驱逐阿古柏的叛军作出了贡献。
刀郎舞蹈这就是刀郎,一个历史悠久,继承了匈奴、蒙古骑兵剽悍,又继承了维吾尔人能歌善舞基因的优秀族群。这就是刀郎人英勇善战,又能歌善舞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