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历久弥新塔里木大学教授吴翠云记

看白癜风要多少钱 http://pf.39.net/bdfyy/bdfrczy/

吴翠云(前右)在和田地区洛浦县开展枣树种植技术培训(资料图片)。杨哲摄

●兵团日报记者兰玲玲实习记者刘帅

核心提示

从风华正茂的青年,到根植基层的大学教授,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学院教授吴翠云的岁月年轮,深深镌刻在南疆大地上。

瞄准南疆重大科技需求,多年来,吴翠云科技服务的足迹踏遍南疆各地,培训各族群众、技术人员1万余人次,示范推广新技术10余项,在服务南疆产业转型升级、助力脱贫攻坚中发挥了科技创新服务与引领作用。

“科技服务,是一件令我心生欢喜的事”

当前,兵团南疆师团红枣种植面积约为万亩,占新疆红枣种植面积的20%、兵团的90%以上。红枣产业成为近年新疆、兵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项重大成果。自年从新西兰林肯大学访问回国后,吴翠云就积极投入到壮大南疆红枣产业的技术研发与服务中。

“吴教授教我环剥环割等技术,让我种枣树挣上了钱。”一师阿拉尔农场职工郝志明从年开始种植枣树,因为不懂技术要领,枣园收入甚微。这几年,吴翠云只要来到阿拉尔农场,就会到他的枣园看看,悉心进行技术指导。

“吴教授在我的枣园里开展枣树施肥与修剪技术培训,成效很好,50多户种植户参加了培训。”郝志民说,如今,只要管理枣树出现难题,就会打电话请教吴翠云,总能得到贴心的技术指导。

助力群众增收,吴翠云努力探索鲜食枣产业化发展新路。年,落户一师十一团的阿拉尔市塔克拉玛果业公司得知吴翠云多年研究枣树种植技术,便到塔里木大学找到她,想合作探索栽培更适合新疆土壤、气候等条件的枣树。吴翠云不辞辛苦从内地引进了20多个鲜食枣品种,经过反复试验、筛选,最终确定了5个品种,在十一团试种成功,并设立了技术示范点。

“我国鲜食枣消费需求很大,在进行大量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对鲜食枣市场进行了准确定位,根据新疆本地特点、当前和未来市场的需求选种、生产特色红枣,对于丰富新疆鲜食枣品种、做强红枣产业、助力群众增收有现实意义。”吴翠云说。

助力壮大南疆红枣产业,吴翠云可谓全身心投入。年9月,吴翠云带领课题组成员在十四师二二四团开展密植枣园高效优质栽培技术示范活动期间,因连续几天白天忙课题示范,晚上加班总结,导致她在田间突感头晕恶心,浑身无力。医院,医生说:“你血压太高,需要治疗3天,要多休息。”仅过了半天,感觉好些后,吴翠云又下床做试验,3天后赶赴北京参加课题进展汇报。

后来,这项课题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十四师、一师、二师14个团场及麦盖提县、阿瓦提县、和田县等地,建立密植枣园高效优质栽培核心示范基地3个,示范推广面积累计50.94万亩,实现产值超过30亿元。

“科技服务,是一件令我心生欢喜的事。”吴翠云说。近年,吴翠云荣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称号,她带领的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学院园艺林学系荣获年度“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年度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

“她心里始终装着果树和种植户”

两个月前,吴翠云顶着烈日前往和田地区,为基层群众提供了技术服务。

“吴教授,您讲得太好了,能不能再到我们和田县讲一下?”在洛浦县,和田县林业部门的一名干部听完吴翠云的讲课后,激动地邀请她去和田县进行技术培训。在这名干部期待的目光中,本该按计划返校的吴翠云又来到和田县,在3个乡开展了3场培训,为种植户解答技术难题。

两个月来,吴翠云在和田地区为7个乡镇的干部群众开展了10场培训,内容包括葡萄夏季管理、密植枣园整形修剪、果树病虫害综合防控等,受到干部群众热烈欢迎。吴翠云主动融入向南发展战略,服务南疆农业发展。为加大关键技术研发与推广力度,多年来,她始终奔波在南疆大地。

“作为一名教授、科技特派员,就要经常下基层,把先进技术带给群众,帮助他们增收致富。”几十年在塔里木大学潜心研究,吴翠云科研成果累累,是大学里赫赫有名的果树专家。她研发的“新梨7号”在阿克苏、库尔勒等地大面积示范种植后,很快被推广到疆外一些省区,成为全国早熟梨栽培的首选优质品种之一。

多年来,吴翠云常年深入南疆各县乡、师团及连队,向各族群众提供林果技术培训和指导,助力区域林果业发展。

“吴教授没有架子,亲切得很,我们都很喜欢她……”四十七团维吾尔族职工艾力·卡斯木这些年一直惦念着吴翠云。

年夏季,吴翠云来到和田,在一些乡镇向农民传授果树夏季修剪技术。她从早忙到晚,未得到充分休息,吐泻不止,医院。像以往一样,她不顾医生劝阻,次日一早又来到枣园帮助种植户解决枣树修剪难题。

“当时正值枣树生长关键期,农民等不起。”吴翠云说。当晚,她又应邀来到四十七团调研。一天吃不进饭,身体极度疲惫,吴翠云医院急诊科输液。次日,她坚持出院,向四十七团领导做了技术调研反馈,对职工进行了培训,在艾力·卡斯木的枣园里,示范枣树修剪技术,解答技术难题。

“传授技术,吴教授跑了太多的地方,把她累坏了!”艾力·卡斯木感动极了,“如果是我,可能坚持不下来。她心里始终装着果树和种植户。”

“群众对我的认可,是我的价值所在”

吴翠云在科研道路上从未停歇,为基层服务从未停止。

多少个周末、节假日都在果园里,吴翠云已记不清楚了。“在基层做技术服务,体会最深的就是群众想通过应用科学技术增收致富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每次去都想让我多讲一些。这让我觉得自己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吴翠云的足迹可谓遍布南疆大地。不少地方路途遥远,吴翠云经常一两天时间都在路上。为把更多的时间放到基层技术服务上,吴翠云把在学校的所有课程都安排在周二至周四。这样,每到周五,吴翠云就坐车出发,为南疆师团及地方县乡群众提供技术服务。

“我的手机24小时开机,咨询技术,我尽力马上解答;遇到电话沟通不能解决的问题,我就抽时间到地里去。”吴翠云常对群众说。

“出钱请我去搞技术指导,就没必要了。有什么问题找到我,我会尽心尽力帮忙解决。”有人出资请吴翠云上门服务或感谢她,吴翠云拒绝了,“我是搞科研的,做好科技服务理所当然,我最希望的是看到大家都脱贫增收。”

在吴翠云的学生眼中,吴老师就像一个不停转的陀螺,白天忙碌于课堂、实验室、田间地头,晚上熬夜修改论文、搞科研。

年,为落实自治区、兵团科技特派项目,吴翠云来到四十七团进行枣树规范化种植技术示范与推广,实施密植枣园整形修剪、花果精细管理、果树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技术指导与服务。

为促进多渠道增收,吴翠云建议种植户在枣园中实行枣—草—禽(畜)生态栽培模式,“在果园里种草,不仅可以保持湿度,在红枣树花期调节小气候,利于坐果,还能把草作为绿肥,给土壤提供有机质。”

但在普遍缺水的情况下,林下种草很难推行,吴翠云苦苦思索突破路径。她在基层走访时发现,不少群众家中的院子里都生长着一种名叫“地精草”的草。这种草呈匍匐状成长,连绵不绝。经了解,她得知这是一种维吾尔医药材。

经过研究,吴翠云发现这种草的抗旱性和耐盐碱能力都很强,而且自然生长,不需要人工管理,这让她非常欣喜。她立刻向四十七团领导建议,让种植户在果园中人工种植这种草,到了秋天,就可以把草割下来出售。

近两年,四十七团不少种植户纷纷种植“地精草”,亩增收多元。今年,该团“地精草”的种植面积增至余亩。

在鼓励种植“地精草”的同时,吴翠云多方引导种植户发展林下养殖。吴翠云说:“我们希望有多少林果面积就有多少草场面积,实现林业和畜牧业同步发展。”目前,四十七团发展林下养殖的种植户超过户,平均每只禽类利润20多元,一些种植户年增收上万元。

一年一年,时光在遥遥路途、片片果园里飞逝,有人问吴翠云,是什么让她如此坚持?她说:“群众对我的认可,是我的价值所在。他们依靠科技增收后发自内心的喜悦,让我有着巨大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258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