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天山网」
种业被喻为现代农业发展的“芯片”,既是发展的基础,也是核心竞争力所在。
文
李想江斌伟
今年夏收季,新疆各大粮油主产区捷报频传:
6月底,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和喀什地区泽普县早熟冬小麦新品种“新冬60号”,分别以实收单产.65公斤和.8公斤的亩产产量,刷新南疆早熟冬小麦高产纪录;7月25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第六师奇台农场二十连“新冬52号”冬小麦高产示范田单产达.72公斤,再次刷新了新疆小麦高产纪录……新疆不同种类、不同区域小麦不断刷新的高产纪录,印证了优良品种对农业生产提质增效的重要性。
小麦是新疆主要的粮食作物,这两年,全区每年冬小麦播种面积都在万亩以上。随着一批优质小麦品种得到普及推广,并通过发展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有力推进了全区小麦增产丰收。
好种产出好粮农民增收乐开颜
“我第一年种小麦,没想到就破了高产纪录,全靠专家指导才能迎来大丰收,明年我要继续种麦子。”7月25日,兵团第六师奇台农场二十连职工马小平眼见今年有了好收成,种粮的信心更足了。
从今年冬小麦拔节期开始,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徐红军的团队就开始对马小平等农户进行跟踪指导。
“‘新冬52号’增产潜力大,通过良种良法的优化,产量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徐红军说。
徐红军介绍,“新冬52号”经过多年系统选育,于年审定,是具有高产、稳产、广适的大穗型冬小麦新品种,属优质中筋品种,解决了产量、抗病、抗倒伏等问题,以及优质与丰产的矛盾,有较大推广应用前景。
俗话说,“好种多打粮、打好粮”,小麦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得益于优良品种的不断推广。优良麦种为粮食连年丰收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提供了关键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构建起支撑种业发展的“四梁八柱”,种子质量稳步提升。
《今日新疆》记者从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了解到,自治区将继续推进小麦、玉米、棉花、特色作物“四个百万亩”制种基地建设,其中,小麦制种基地面积达到万亩,主要分布在11个地州的50个县市。计划到年,制种基地总面积达近万亩。
目前自治区粮食生产良种覆盖率达99%以上,南疆“以粮代种”发生率已降至1%以下,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种质资源保护打好种业翻身仗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在种业界,这为难巧妇的“米”就是“种质资源”。
在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库,保存了世界50多个国家、地区及国内20多个省(区、市)的农作物品种资源,有50多种作物近3万份种质资源。
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马艳明介绍,种质资源库内温度常年保持在4℃左右,湿度控制在50%-65%之间,分门别类收藏着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种子。
本土种质资源的挖掘保护和利用不足,是自治区种业“卡脖子”问题的痛点之一。
年,新疆启动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如今,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累计已接到来自14个地州市的35个县(市区)的种质资源份。
“目前,库容量基本处于饱和水平,我们计划筹建全疆规模最大、设施完备的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库,实现全疆农作物种质资源的高效管理。”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副所长宋羽介绍说。
此外,新疆还将鼓励实力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建设一批收集规模化、管理精细化、设备现代化、人员专业化的农业种质资源保存中心。计划到年,在全区建立起系统完整、科学高效、监管规范、共享融合的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体系。
深度合作研究科技创新育良种
7月29日,《今日新疆》记者在九圣禾农业发展奇台有限公司看到,质检室的智能人工气候箱里,“穿”着红色包衣的麦种已经长出了嫩芽。公司副经理朱清介绍:“这是在进行种子发芽率培养检测。我们企业的出芽率标准为≥93%,高于国家规定的≥85%。”来到生产车间,堆成小山的新收购麦种正等待着筛选、包衣和包装。“我们今年已经收购了吨麦种,还在继续收购。”朱清说。
年以来,九圣禾集团主持承担了农业农村部、科技部以及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自治区科技厅的多个农业产业化项目,通过搭建科研平台,引进先进理念和技术、优秀人才和优质资源,形成了商业化、平台化、数字化、精准化的研发体系,是全国玉米、小麦和棉花三大作物的种子研发、生产加工和营销龙头企业之一。
目前,自治区以龙头种业的壮大带动产业链发展延伸,每年制种面积位居全国第二,目前,全疆(含兵团)农作物制种面积在万亩左右,年制种量万吨左右,其中疆内年销售种子约30万吨。
自治区制定了小麦、玉米、棉花等主要农作物联合育种攻关具体实施方案,组建4个新疆农作物育种攻关联合体,建立起分工合理、产学研相结合、资源集中、运行高效的种业科技创新机制,逐步形成集科研、生产、营销、技术服务为一体的良性种业产业链。